黑龙江小县城,当年上万山东人来“开荒”,为啥如今留下的没几个
2023-03-18 23:11:47来源:小阿猫旅游

前言: 富裕不富,林甸无树,上甘南走水路,这是八九十年代齐齐哈尔的顺口溜 。从胡路区出发去明水,从六厂走经过林甸,真是草原+树林,一望无际!但是,如今的林甸,农村都没有年轻人了,地虽然多,没有比较高的经济价值作物。

实 事求是地说,林甸经济确实较落后,还有待发展,这也给我们提供了积极向上的机会,大家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,让林甸有树,让富裕更富!


(资料图片)

一、 林甸县城 是如何从一大片的黄土地,变成今天的小县城的?

让我们一起走进黑龙江林甸的历史轨迹游览一遍

1,林甸地理位置重要,但是却无人管理

我们都知道,林甸到目前为止,都是属于比较偏远,经济又相对落后的地方。如果要说从前,那就更不用说了。准确地说,在1956年之前,走进林甸,一眼望去,到处都是一片黄土地,只有偶尔若隐若现的几座小板房。

为什么林甸会显得如此荒凉?是位置不好吗?还是人口不够呢?其实都不是的。林甸地理位置还是可以的,属于连接东北和俄罗斯的中间位置,也是中国和俄罗斯都很想争取的地方。但是,林甸即便位置不错,却是无人管理。 因此也就落得一大片荒地的局面。

2,相关单位将山东过剩的劳动力都接入林甸,进行开荒劳作

然而, 事情的转机突然就来了 。 1956年上半年的时候, 据说大约是在四月份的时候, 山东省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过剩的现象 。

也就是说,山东很多人,都面临着没有劳动,没有口粮的窘境了。因此,当地的相关部门就跟林甸联系上了。经过沟通,他们决定 将山东过剩的劳动力都接入林甸,进行开荒劳作。

一方面,既可以 解决山东这个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;另一方面,也可以 解决林甸的黄土地一直处于荒地没人管理的窘境问题 。可谓是一举两得。说干就干,就在四月五号,林甸醒来了 一万四千多号山东人 。

林甸当地的管理人员,将这批人员安排在了各自的 五十五个屯里 。随着入住时间的长久,到处充满山东口音的五十五个屯,也被叫成是山东屯。

3,一万四千多的山东人来到林甸,有的禁不住苦难返回山东,有的则吃苦耐劳,留下来继续开垦

过去林甸的山东人,男女老少都有。他们过来林甸的生活,并不是那么轻松好过。大家早早起床,白天就去到黄土地里开荒,将那里的干硬的黄土地翻了个遍;劳累了一上午之后,中午大家就集中吃就在供销社里面。

而且是按照每个人干的活的量来定,你能吃多少;吃完午饭后,基本没有午休,又开始继续开荒干活;到晚上,经常许多十八出头的女孩子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劳累而痛哭流涕。因此,那时候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。这也就导致,一万四千多的山东人来到林甸,有的禁不住苦难返回山东,有的则吃苦耐劳,留下来继续开垦。

二、今天的林甸,具有哪些特色之处呢?

当然,当初留下来继续开荒的山东人们,辛苦是没有白费的。因为有他们的劳作,才有今天的林甸。那么,今天的林甸,具有哪些特色之处呢。

1,林甸的温泉货真价实。 温泉应该是林甸的主打招牌了。在以前开荒林甸的时候,被人们发现了当地地下有丰富的地热能源。因此,被利用成了温泉发展道路。

2,林甸的湿地面积广阔。 湿地多且面积大,是林甸的第二大特点。因此,当地的人们也利用了这个特点,种植了不少树木,使得林甸变得生机勃勃。

3 ,林甸的基本物价偏低, 整体消费水平低。再有,林甸因为比较偏远,经济也不先进,导致整体物价都比较低。

4,林甸的人们大多数为山东老人。 林甸遍地山东屯,整村没一个东北人,依旧是山东口音,山东风俗,很浓重,听不懂的山东口音。住在这里的聚集地,当地人都把它叫作为山东屯,也叫四合乡。

山东屯,按号排名,一号到五十五号,算起来总共有五十多户人家了,这也证明当时从山东过来的人是不少的。这跟东北地区的富裕县也是这样的。

写到最后:实事求是地说,林甸经济确实较落后,还有待发展,这也给我们提供了积极向上的机会,大家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,让林甸有树,让富裕更富!

标签:

下一篇:
上一篇:

相关新闻

保险时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