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梁山县既处于儒家“和”文化核心圈,又是水浒“义”文化发源地。近年来,梁山县人民调解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发挥本地文化优势,“以和为贵・以义为先”,通过模式创新、流程再造、多点开花,探索建立起“一二三四”调解新模式,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影响力的“个人调解品牌工作室”。在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,平安梁山和法治梁山建设上取得了良好效果。 打造“一”平台。按照“本土化、规范化、专业化”的基本原则,依托乡镇(街道)、村居(社区)、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,深度挖掘地方名人能人,广泛寻找热心人有心人,以“个人命名”的方式打造调解工作室,坚持“成熟一个、发展一个”原则,不贪大求全,不千篇一律,全县各乡镇(街道)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建设各具特色的个人调解室。目前,梁山县已建立31个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工作室,既有以乡镇一级的“林辉和解室、建彬调解室、海燕工作室”,也有村一级的“同军调解室、老姜调解室、和福调解工作室”等。搭好这个平台,积极发动群众、紧紧依靠群众,利用他们在当地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,较广学识、较好经验,加之相关专业知识培养,一批个人调解工作室品牌已经在广大群众中口口相传,真真正正“做得好、信得过、叫得响”,有效提高了调解的公信力,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。 坚持“二”类互补。在鼓励支持“五老人员、老娘舅、和事佬”等各类新乡贤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的同时,加入法律顾问团队,以“个人+团队”模式打造调解工作室,实现个人和团队的优势互补。在建立义和品牌调解室的过程中,全县法律顾问中有36名调解能手,结合“个人调解室”,强强联手,组建婚姻家庭顾问团、农村土地宅基地顾问团、邻里纠纷服务团3品牌调解团队,利用好调解员熟悉情况,法律顾问知晓法律的特点,立足一个或者多个调解方面,突出自身特色,形成了具有绝对影响力、吸引力的调解服务品牌。同时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和党委政府部门等积极能量,严格落实《关于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方案》,形成个人调解室后台资源服务网,实现“前面调解一个人,后面服务一张网”,不断提升个人调解室工作效能,规范人民调解员工作行为,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的作用。 完善“三”项流程。按照“抓早、抓小、抓苗头”的处理原则,在排查机制流程上做到“预防为主”,在调处化解机制流程中坚持“就地解决”,在闭环调处机制流程后实现“矛盾不上交”。在预防上,采取“三排查”机制,既重点人员定期排查,重点时期全面排查,特殊纠纷及时排查。调解员既管纠纷事,也当勤务员,动态家访,全面掌握。每名调解员都能“底子清、情况明、动向准”,精准施策,定向发力,做到预防在先、调解在前。在化解上,“小矛盾靠个人能力、大矛盾靠工作合力,实现“小事不出调解室、大事村内基本了”的新态势,达到“调解一起纠纷、宣传一部法律、教育一片群众”的效果。在“不上交”上,重大矛盾纠纷“调解员先稳住,后边服务全跟上”,信访、维稳等部门齐动、调解员、法律顾问等多点发力,迅速进行研判,及时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诉求问题。 推行“四”治融合。坚持以“自治”为基础,以“法治”为保障,以“德治”为先导,以“智治”为支撑。坚持用百姓的方法,解决百姓的事情,发挥个人调解员人格魅力和公众影响力,带动热心公益的居民参与调解事业,同时采取定时调、下访调、特邀调、陪同调等不同措施,真正发挥人民调解“第一道防线”作用。同时依托个人调解工作室,有针对性的开展以“美好生活*民法典相伴”为主题的《民法典》宣讲活动520余场次,参与制定村规民约23条,积极营造“乡风文明”,传导家风家训,发挥名人能人传、帮、带的作用,帮助新建“法治书屋”75处,新建法治文化广场54处,目前梁山县共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,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个,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79个。积极开展德治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700余场次,充分发挥德治作用,积极参与“美丽庭院”创建、“好媳妇、好婆婆”评选、“孝老敬老”评选等活动,目前共创建文明村镇400余个,农民文明素质和镇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。调解员利用“互联网+”调解模式,积极拓展调解新阵地,把人民调解室建到微信上、QQ中、电脑端,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,更好更快的服务新时代调解新业态。(郭彬)
标签:
相关新闻
保险时讯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